第496章 爱喝酒的老毛子-《抗战之重整河山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“欧洲的枪声已经打响,东南亚这边也快了,不久后美国也会卷入其中。

    今年剩下的这几个月是我们最好的机会,要趁着这个机会大练兵、大生产。

    明年春天,小鬼子如果还是老样子的话,我们就该主动进攻了。”

    军官们的脸上带着自信从容的笑容,随着部队一天天壮大,大家心中对日军已经没了畏惧。

    “好啦,我的话就是这些,动起来吧!”

    “是!!!”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9月10日,千名苏联专家和第一批设备抵达了山西。

    工业发展委员会早做好了准备,学徒人数充足,翻译略微欠缺,但不至影响大局。

    千人队伍和无数的工业设备在公路上带起漫天的烟尘,看着烟尘越来越接近,江东不由自主的攥紧了拳头。

    晋东南的工业从今日起开始进入正式发展阶段。

    10天的时间波兰已经丢失了半壁江山,德军如此恐怖的战斗力让苏联体会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感。

    专家队伍在半道接到了莫斯科的紧急电报,要求他们加快赶路的速度。同时还要求到达山西后用最快的时间帮助江东建立工业基础。

    苏联急了。

    在绝对的实力面前,波德互不侵犯条约就是一张废纸。

    波兰的今天很可能就是苏联的明天。

    谁都不会把希望寄托在苏德互不侵犯条约上,留给苏联人的时间不多了。

    江东曾对格拉乔夫说过,工业基础建立后,他将有足够的实力打出山西,北上东北,到时可以把日本关东军的注意力从苏联远东吸引过来。

    苏联很期待这样场面的出现。

    伟大的苏维埃很强,但也没有能力两线作战。

    这便是苏联专家团队来的如此急切的原因。

    江东亲自陪同苏联的专家和设备前往陵川与高平,这两个地方将打造成未来的工业基地。

    为苏联专家准备的公寓楼已经完工,里面各种生活设施齐全。

    公寓楼还有一个特色,那就是在每家每户最显眼的茶几上还有两瓶汾酒。

    伏特加这玩意儿江东也能搞到,但是太麻烦。

    行政公署有一个自己的汾酒酒厂,给苏联专家供应汾酒是最简单便捷的。

    老毛子狠起来连医用酒精都喝,江东不担心汾酒满足不了他们。

    中国人细致的准备给苏联专家们留下了良好的印象,尤其是屋里的两瓶酒,很多人已经尝过了,味道很哇塞。

    9月12日,江东在陵川的公寓楼下摆了一场自助的接风宴。

    工业发展委员会为老毛子准备的都是他们爱吃的食物,其中自然少不了各种包装的汾酒。

    当然,这样奢侈的宴会只有一次,吃完就没了。

    苏联方面的总工程师名叫波波夫,是一个50多岁的矮胖老头,他是这支专家队伍的领头人。

    另外还有一个叫舒克沙的年轻人,说话做事一板一眼,动不动就上纲上线,俨然是一个政工干部。

    江东、王雪琴、波波夫、舒克沙、卡恰诺夫五人坐在一起。

    “将军,今天我到处逛了逛,发现你的地盘简直比北冰洋都要荒凉啊,到处都是大山,交通也不方便。那年可怜的工业就像是我们苏维埃毛熊身上的虱子,除了挠痒痒外,我想象不出他们能发挥出什么作用。”

    波波夫是一个率直的老头,干下一口白酒后絮絮叨叨的说着。

    江东能说俄语,但王雪琴不行,需要江东给他翻译。

    听了波波夫的话后,王雪琴有些不高兴,但面上没有表现出来。
    第(2/3)页